作者:姜辛夷
主角是姜辛夷沈近的小说是《姜辛夷沈近》,它的作者是姜辛夷写的一古言类小说,文中的古言故事凄美而纯洁,文笔极佳,实力推荐。小说精彩段落试读:“大人呢?”小厮躬身低头回:“回夫人,大人一早儿便出去了。”闻言,姜辛夷眼底划过一丝失落,她抬手挥了....
状态:已完结,小说类型:古言, 主角:姜辛夷沈近,小说详情
“我说过了,我们一别两宽,你不必对我抱有任何愧疚。”姜辛夷看着手中的空杯,仿佛在看自己的心,也是空荡荡的。
她顿了顿,又继续道:“至于沈知言,他是我在泗州捡到的孩子,自小乞讨为生,着实可怜,我便将他认作义子,我们过得很好。”
其实她也有私心,她已经没有再嫁人的心思了。
况且她先前身子不好,常年服药,又去鬼门关走了一遭,根本无福生养。
或许是上天怜她,才让她遇到沈知言。
沈近心一紧,他听出姜辛夷话里有话。
她是不想现在的日子有任何改变,或者说不愿再和他有任何交集。
第二十六章 行善
沈近再想说什么,姜辛夷已经起身叫小二来把这些菜包了起来。
她从袖中掏出一两碎银放在桌上,看着沈近,微张着唇:“往后……”
吐出两字以后,她还是没能继续说下去,拿着油纸包头也不回地走了。
沈近没有去追,紧抿的唇如绷着的琴弦。
他眼底淌过的痛意深深地刺进了心里,让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窗外的阳光落在他身上,暖意反而让他想起数月前的冬日。
他竟觉得像是十年前的事,终究,是他错了……
回到家的姜辛夷也没了做生意的心思,呆坐在椅子上又开始出神。
沈近那等聪明的人,一定能听出她话里的意思。
只是她心中还是不免有些落寞,甚至是不舍。
如果没有看到他,或许他会在她心里满满隐去,就像她十年都不曾对他袒露过的情意一样。
姜辛夷不住地深深叹了口气,沈近好像是已经深刻于心,只能变淡,无法忘记。
她甩了甩头,想将那些情绪都甩掉,却发现桌上有一锭银子。
姜辛夷一愣,这应该不是沈近留下的吧?
除了他,难道说是唐少白?
她扫了眼一旁今天一点都没卖出去的糕点,打从唐少白说将这些包了她就知道他不过是在找茬罢了。
她也不管他付没付钱,她只是心疼这些糕点,不想糟蹋这么些食物。
姜辛夷皱着眉想了想,倒也如愿的暂时忘掉了沈近的事儿。
刚入酉时,沈知言就回来了。
姜辛夷将饭端了出来,笑道:“快去洗手吃饭,一会儿跟娘出去一趟。”
沈知言刚进厨房,听了后探出了个头:“去哪儿啊?”
“一会儿你就知道了。”姜辛夷卖起了关子。
因为这句话,沈知言吃饭都比平时快了,她板着脸说了几句慢些吃,他才不情不愿地细嚼慢咽起来。
天色已黑,外头夜市仍旧喧嚣。
姜辛夷将糕点都放在大花篮中,又给沈知言准备了一个小花篮,母子俩一人挎一个牵着手出了门。
“娘,我们去哪儿啊?”沈知言抬头不解地问。
姜辛夷笑了笑,没有回答。
她牵着沈知言,往扬州城东南角去了。
那边破败的屋子多,许多无处可去的乞丐都在哪儿勉强过活。
当沈知言看到坐在墙角啃着脏兮兮的馒头的一个三四岁小女孩时,整个人都呆了。
姜辛夷明显感觉到他握着自己的手紧了一下。
她放开手,温柔地抚了抚他的头,给他足够的安全感。
其实她也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父母的五岁孩子是怎么靠着乞讨挨过两个春夏秋冬的。
只要一想到沈知言那骨瘦如柴的身子流浪在街头,她心就不住的疼。
然而,无论是在长安还是扬州,像沈知言这样的孩子却不计其数。
姜辛夷还没开口,沈知言提着篮子红着眼跑到那儿小女孩的面前,将那脏兮兮的馒头夺了过去。
小女孩一愣,刚要张嘴大哭,沈知言立刻将一大块枣糕塞到她手里:“别哭,吃这个。”
香甜的气息一下子吸引了小丽嘉女孩,她两只手抓着枣糕,大口大口的吃着,生怕别人抢走似的。
姜辛夷见此景,心酸的同时也多了些许欣慰。
第二十七章 巧遇
沈知言站起身,朝姜辛夷挥了挥手:“娘!快过来啊!”
“来了!”姜辛夷笑着应了一声,快步跑了过去。
两人将糕点全部都发了出去,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人一边狼吞虎咽一边不住地说着“谢谢”。
沈知言借着微弱的灯火,在教几个孩子写字。
姜辛夷想着明天他还要去学堂,便让他和那几个孩子玩了两盏茶的时间就叫他回家了。
“知言哥哥!”
坐在墙脚啃馒头的小女孩拉住沈知言的衣角,依依不舍地看着他:“你还会来吗?”
沈知言丝毫没有嫌弃地摸着她满是灰的脸:“小玉乖,哥哥会来的。”
“那……拉勾。”小玉朝沈知言伸出小小的小指。
姜辛夷等他们道完别了,才牵着沈知言往家走。
看着小玉那孩子依誮,她也是不忍。
和沈知言一样,小玉的父母也死了,她跟着其他人一起乞讨生活。
姜辛夷倒是有意想将她带回去,但现在店里的事根本忙不过来,便想着还是过段日子再做打算。
只是两人还没到家,在一街口拐角,撞上了唐少白。
姜辛夷离他几步之遥,却能闻见他身上有股浓浓的脂粉气。
她眼眸一暗,不由想起当日沈近那件大氅。
唐少白许是刚从哪个风月场所出来的吧。
而唐少白显然没有想到会碰上姜辛夷,他眸光一亮,收起折扇:“珠曦姑娘,真巧。”
他应该没记错,那府丞叫她珠曦。
姜辛夷淡淡颔首,算是回应。
“今日没吃着的芙蓉饼,不知在下还有不有机会再去吃一次?”唐少白有意无意地开始走向她。
“娘,他又是谁啊?”沈知言抬起头,疑惑地问了句。
怎么今天娘多了这么多认识的人。
而此刻眼前的男子沈知言很是不喜,甚至有些反感。
他顿时觉得晌午在家时的那个叔叔好多了。
唐少白听到一声稚嫩的“娘”时,脸上的笑几乎凝固了。
他猛地低下头,才看见姜辛夷身边还站了个看起来都不足七岁的男孩。
他喉间一紧:“这,这是,你儿子?”
天知道他唐少白居然连话都不出的一天!
姜辛夷闻言,倒觉好笑,她摸着沈知言的头,道:“嗯,明日孩子还要上学,就不和少爷说话了。”
说着,牵着沈知言就走了。
唐少白僵在原地,看着姜辛夷和沈知言的背影消失在了人群中。
忽然间,他觉得心有一处在隐约的疼着,他从未这样过……
跟在一旁的小厮见唐少白露出从未有过的正经模样,心中不由诧异一番:“少爷,您怎么了?”
唐少白紧了紧拿着折扇的手,冷声道:“派人去查查那府丞大人是因何事被调来扬州的。”
小厮愣了愣,才道:“是。”
虽说商家管不了官家,但有钱能使鬼推磨,没有什么事是不能靠钱打听到的。
回到家的姜辛夷烧了水,让沈知言沐澡后,看他睡了自己再去洗了身子。
热气朦胧间,姜辛夷穿好衣裳,却又失了神。
自从知道沈近在扬州以后,她总觉得有块儿石头压在她心上,闷的她喘不过气。
她叹了口气,只盼两人都能放下,安安稳稳地过完下半辈子。
第二十八章 病了
一连好三天,沈近和唐少白都没有来过梦梁阁。
倒是沈近每日都会让梁易来买透花糍。
姜辛夷本想做重阳糕和甘露饼,但是想了想还是算了。
又过了两日,梁易没有再来,她看着特意留出来的透花糍,心有些不安。
直至第三日的未时,梁易才来。
“老板,三块透花糍和两块桂花蜜糖糕,哦对了,再多拿两个麻团。”梁易一边儿掏钱一边道。
姜辛夷点点头,却故意放慢了动作,又装作随口问了句:“小兄弟怎么两日都不来买了?”
闻言,梁易叹了口气:“嗐,府丞大人病了,这都三四天了,药喝了也不见好。”
“什么?病了?”姜辛夷又惊又急,“好端端的怎么病了?严不严重?没请大夫?”
她一连串的问题问的梁易满脸疑惑,怎么这位老板好像特别关心大人啊。
姜辛夷才反应过来,不自然地偏过头,僵硬地笑了笑:“毕,毕竟大人也算是老顾客了,而且又是咱们百姓的父母官,也就多嘴问了几句……”
她有些慌地包着油纸,再看向梁易,又问:“他没事吧?”
梁易凑近了些许,压低了声音:“我们家大人是在想故去的夫人了。”
姜辛夷一愣,手渐渐地收紧:“夫人?”
“是啊,那时大人还在长安,不过我进府的时候夫人已故了。”梁易忍不住又叹了口气,“我听别的丫鬟说,大人每晚都要在夫人房前站上一两个时辰才肯睡。”
姜辛夷的心脏随着梁易说出的每一个字紧缩着。
她微垂着眼眸,轻咬着下唇,手却不由自主地紧紧握起。
沈近……是在想她吗?
可是他心仪之人不是宋映岚吗?
“我的糕!”
梁易惊呼一声,把沉思的姜辛夷吓得一哆嗦,她一低头,才发现自己把油纸包都捏的凹陷下去了。
她懊恼地将油纸包放在一边儿:“兄弟你看这样好不好,我一会把桂花蜜糖糕做好一并送过去。”
梁易见也没法子了,也只能同意。
等梁易走后姜辛夷忙将店给关了,跑去了厨房。
桂花蜜糖糕比透花糍好做,约莫半个时辰,她就做好了。
姜辛夷挎着个小花篮,匆忙地往李府去了。
李府。
走到府门外,她又犹豫了起来。
姜辛夷在外踌躇不前,望着那硕大的牌匾紧蹙着眉。
前几日才和沈近说一别两宽,现在她上杆子来看他,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此时,梁易正从府里出来,见姜辛夷来了,立刻走了过来:“方才大人还说呢,可巧就来了,老板快请进吧。”
姜辛夷一头雾水:“什么?”
“大人听见老板亲自来送东西,非得要请您进去喝杯茶。”梁易不客气地接过篮子,直接将姜辛夷请了进去。
李府不及少傅府大,倒是同样的清静。
姜辛夷本想在正厅等着,梁易却引着她往后院去。
“哎?这……”姜辛夷看了眼院门,正想问梁易怎么回去,却见他都走远了。
沈近本想将姜辛夷和沈知言一并带回府去,但姜辛夷正睡着,又恐动了她伤处,他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因没有门挡着,沈近担心沈知言害怕或者姜辛夷出事,便留了下来。
次日一早,沈知言担心姜辛夷,原本不愿去学堂。
而沈近劝道:“你娘若是醒了,见你不去学堂会不高兴的。”
一句话,让沈知言立刻乖乖地走了,临走前沈近还给他买了几个饼。
等沈知言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姜辛夷才悠悠转醒。
她才坐起身,后腰的疼痛就跟棒槌砸来一般,她摸了摸,一块膏药贴在痛处。
姜辛夷眼底眼底闪过一丝迷惘,而看外头已经日晒三竿,有些急了。
她怎么睡到这时候了,沈知言还要去学堂呢!
昨天也不知道他吃了晚饭没有。
姜辛夷边想边掀开被褥,撑着身子下了床榻。
“珠曦。”
一声轻唤让,让姜辛夷动作一滞,连思绪都给打断了。
她抬起头,看见沈近端着碗药走了过来,她眼中满是诧异,下意识地叫了声:“阿鹜?”
闻言,沈近神情一愣,继而笑意不由地爬上了脸。
姜辛夷没有唤他大人,而是像从前那样叫他“阿鹜”。
他端着药,将她扶回床榻上:“快坐下,你现在不能久站。”
姜辛夷也来不及去疑惑沈近怎么在这儿,她连声问:“知言呢?他去哪儿了?他吃饭了吗?”
“别着急,他去学堂了,也吃过饭了。”沈近安慰道,将已经凉了些许的药递给她。
姜辛夷听后,才小小地松了口气。
苦涩的药味钻入鼻子,她这才反应过来,惊讶地看着沈近:“你怎么会在这儿?”
见他脸色还是很差,这会儿眼睛里的血丝更多了,连下眼睑都青了些。
姜辛夷迟疑了一下,怔怔又问:“你……在这儿一夜了?”
沈近抿抿唇:“如果我不来,你是不是就没打算告诉我?”
他温和的语气里带着一丝责怪。
姜辛夷看了眼角落里的破桌椅,苦笑:“我不说,难道你会不知道吗?”
梁易几乎天天来这儿买东西,怎么会瞒得过沈近。
默然了一阵,沈近见她喝完药了,才道:“这里不安全了,去我府上住着吧。”
姜辛夷眼神一滞,拿着碗的手渐渐收紧。
这儿的确不安全了,那帮人让她三天内离开扬州,明摆着她不走还会找她麻烦。
可是去沈近府上,她还是有些不情愿。
和他同在宅院,她总觉得还是过着从前那样漫无尽头的等待生活。
只是不能连累了沈知言……
“再说吧。”姜辛夷推辞着,想借着这两日好好想想。
沈近再想劝,却也知道她的性子,便也没有再说。
让梁易守在铺子里后,他上了马车,直赴唐府。
唐家地处扬州城东边,而当沈近到了唐府外后,也不免为唐家宅院的奢华所震惊。
就府门而言,堪比一品国公的府邸。
随行的小厮去和唐府守门小厮说了两句,唐府小厮忙走了过来,弓腰道:“大人里边儿请。”
第三十五章 争女人
入唐府,阶柳庭花,朱甍碧瓦。
沈近越看眉皱的越紧。
他知道唐林一直都是做丝绸生意的,但是五年前,他在江南只不过算是小有名气,远不及现在这般。
不过五年时间,他从一个贩卖丝绸的老板做成一方富贾,倒是有点本事。
沈近正襟危坐着,不一会儿,小厮便将唐林请了出来。
“府丞大人,有失远迎。”一身黄枦色杭绸锦衣的唐林笑着拱手走了来。
沈近站起身,也拱手还礼:“唐老爷。”
他温和的眼神中带着几分探究,唐林看起来淡定自若,似乎与砸店一事无关。
而且姜辛夷的店与他的生意本就毫无关联。
“请坐。”唐林对一旁伺候的丫鬟道,“上茶。”
“不必了。”沈近抬手止住,“我此次来,主要还是寻令郎,不知他可在府上?”
唐林神情一怔:“不知犬子生了何事?”
“唐老爷不必紧张。”沈近笑道,“寻他乃我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