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春娇完整版-秦牧原卢雁依全文免费阅读

作者:秦牧原卢雁依

画堂春娇

主角是秦牧原卢雁依的小说是《画堂春娇》,它的作者是秦牧原卢雁依写的一古言类小说,文中的古言故事凄美而纯洁,文笔极佳,实力推荐。小说精彩段落试读:“皇后娘娘,您快去一趟御书房吧!皇上砸了好几件东西了,毛公公让赶紧来请您。”韩皇后手上的动作一顿,一....

状态:已完结,小说类型:古言, 主角:秦牧原卢雁依,小说详情


《画堂春娇》小说简介


精选热书《画堂春娇》由著名作者秦牧原卢雁依最新创作的古言风格的小说,故事中的主角是秦牧原卢雁依,小说文笔超赞,没有纠缠不清的情感纠结。下面看精彩试读:“皇后娘娘,您快去一趟御书房吧!皇上砸了好几件东西了,毛公公让赶紧来请您。”韩皇后手上的动作一顿,一旁伺候的宫女捧着细白的绢帕上前,仔细替她清理了手指上细碎的金色桂花瓣。...

《画堂春娇》免费试读


是否,也下了雪?

“仔细冻着。”

男人温热的气息从背后将她环抱起来,秦牧原醇厚的声音从耳畔传来:“在想什么?”

这些日子,随着朝中派驻汴州的官员陆续到来,秦牧原的闲暇时间多了不少。

卢雁依侧过头看着他,微微笑道:“想起在晋陵的时候了。”

那个地方,有着父亲的全部记忆,也是和秦牧原相遇之始。

秦牧原低头,吻了吻她的面颊,道:“京中有回信了吗?”

临近过年,秦玄棣已经护着郭佩兰回去了。

但汴州刺史还未到任,秦牧原不能提前离开。卡在这个节骨眼上,两人便商议了一下,干脆就在汴州过年,不用在冬日里着急赶路。

对秦牧原而言,只要有她相伴身侧,在哪里过年都一样。

但他心里,却对卢雁依存了些愧疚。

毕竟是两人新婚的第一年,她就不能回娘家看望母亲和亲属,想想实在不该。

卢雁依“嗯”了一声,道:“母亲嘱咐我不用惦记家里,同王爷好好过年。”

秦牧原取过一件厚实的狐毛羽缎披风替她仔细穿上,道:“走,我带你去瞧瞧送回去的年货。”

人没办法回去,年货不能少。

给正武帝准备了汴州特有的火腿、花生等等,每样都装了几大筐,让皇上尝尝当地特产。

各宫也都有礼物,寿康宫里便意思意思,正阳宫的花了心思。送到宜兴宫的,更多了一套十二生肖的木雕娃娃。虽不如宫里的玩具精致,却也虎头虎脑憨厚可爱,给小皇子玩。

淮南王那里,秦牧原直接当做完全没这个人,给忽略过去。

给宫中的年礼需要花心思,既要有心,还要得趣,更需要避讳。给卢家的便不用这般小心翼翼,吃的喝的用的,满满装了几大车汴州特产进去。

卢雁依看得笑了起来,道:“王爷,您这是厚此薄彼呀!”

秦牧原满不在乎,笑道:“宫里头,本王正经想送的,就皇兄一人罢了!”

说到底,其他人与他又有什么干系呢。

但卢雁依的家人则不同,他们都是她的血亲,这份年礼不但代表着心意,还有他对卢家的感激。

感激他们这么多年来,对卢雁依的呵护与疼爱。

清点完年礼,秦牧原道:“京中来了信,刺史能在过年前赴任。”

他侧着头看着卢雁依,眼眸温柔,问:“你想不想回晋陵看看?”

“晋陵?”

卢雁依先是一怔,紧接着内心抑制不住地雀跃起来,道:“真的可以吗?”

对京城而言,汴州就是南方了。

但以神州大地论,晋陵县所在的常州,才是真正的南方,吴侬软语的江南之地。

从汴州到晋陵并不近,走水路也需足足七八日功夫。这一来一回,便是半个月往上,他们真的可以去吗?

看着她眼里喜悦的光芒,秦牧原的一颗心也跟着柔软起来。

“当然可以。”

离开晋陵县后,秦牧原一直也想找机会回去看看。看看和她初遇的地方,看看母亲当初带着他生活的地方。

在他心里,关于母亲还有很多谜团未解。

她的母族在哪里?当年为何在怀了先帝的孩子后流落民间?

或许,能找到一些线索。

两人既已离开京城,不妨前往晋陵一探究竟。

那些事横亘于心许多年,这次回京后,下一回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去。

得到肯定答复后,卢雁依道:“我写一封信,跟随年节礼一起捎给母亲。”

她只知道父亲当年在任上忽然死亡,但在她的记忆中,父亲身体康健无病无痛,怎会忽然死去?

或许是不让孩子们伤心,贺氏从未在他们面前提起过这件事。

但现在不一样了。

她长大了,也有了足够的能力。

既然要去晋陵,她想了解事情的真相。

两人都有想寻访的事,便开始准备起来,打算在汴州刺史抵达之后就离开,继续南下。

大半个月后,寒冬腊月。

朝廷派来的贾刺史带着一家老小赶到。

他年纪大了,原籍便在汴州。在京为官多年,仍然只是不上不下的四品官。

干脆想办法谋了这个缺,官升一品,还能在任上辞官还乡,颐养天年。

接风宴上,贾刺史乐呵呵道:“没想到,能有与王爷把酒言欢的一天。要在京里,那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在京城,他一个四品官,如何能凑到晋王跟前?

“能在汴州饮酒赏雪,不比在京中强得多?”秦牧原笑着与他碰杯。

他把杯子拿得低低的,笑道:“王爷所言甚是。这辈子,下官都不打算回京城喽!”

第109章 听风、听水、听初雪、听花落

见过新任刺史,秦牧原便彻底放下心来。

晚上对卢雁依说:“他是奔着养老来的,将来告老还乡了就还在汴州。旁的且不论,为着不被人戳脊梁骨,贾刺史也会在任上好好经营。”

卢雁依笑道:“汴州百废待兴,正需要这样一位刺史。”

秦牧原点点头道:“如此,明儿我将府衙中事务一应交给他,便能出发去晋陵了。”

在出发前,卢雁依收到母亲从京城捎来的回信,里面附了一本诗集。信上书:这本诗集是你父亲所作,嘱咐我一定收好。既然你要去晋陵,我想是到了交给你的时候。

诗集?

卢雁依翻开认认真真看了几遍,确实是父亲的笔迹。诗文以随笔居多,所记载的大多是晋陵的风土人情。

她合上诗集,摩挲着蓝底云纹的硬壳封面,思索了半晌也没有头绪。

这么多年过去,诗集的四角和内页有些泛黄,其余部分被保存得很好。尤其是封面,晃眼看去就像刚装裱好似的。

卢雁依将诗集收入行囊,打算到了地方再翻阅。

晋陵。

这个存在儿时记忆中的美丽县城,总是细雨蒙蒙,滋养着一方水土。

时隔多年,重归故土。

眼前的小城,和离开时别无二致。

一砖一瓦、一花一树,从记忆中走了出来,逐渐清晰。

“王爷!”

卢雁依指着不远处的石桥,兴奋道:“您知道吗?小时候我最爱到这里来玩的。看女子浣纱,看乌篷船划过。只阿娘着紧,生怕我掉下水去。”

冬日清晨的小城里流动着一层奶白色的雾气,在石桥边的台阶上,仍有女子浣纱,有乌篷船划过水面的涟漪。

看着这一切,卢雁依忽地掉下泪来。

秦牧原温柔地替她拭去眼泪,道:“你若是喜欢,每年我都陪你回来。”

“王爷……”

卢雁依眼中泛着泪光,哽咽地看着他:“你怎么待我这么好?”

“傻瓜。”秦牧原轻轻刮了一下她的鼻梁,“你是我的妻子,我不对你好对谁好?”

“走,我带你去个地方。”

晋陵县城中,有两条河流安静地流淌而过。

秦牧原带她去的地方,是县城上风上水的西边,紧邻着河流的一处风景雅致的院子。

流水潺潺,不用推开窗便可听风、听水、听初雪、听花落。

“太美了!”卢雁依止不住地惊叹。

这样的景致,她儿时也未曾见过。

当时,卢宏康作为县令,带着妻儿住在县衙。在卢雁依的记忆中,父亲总是忙碌的,只在休沐之时才能和全家出游。

“喜欢吗?”看着她眼里的星光,秦牧原也忍不住心头喜悦。

卢雁依大力点头,问:“是王爷赁下的院子吗?”

想到能在这里过年,她就满心欢喜。

秦牧原却缓缓摇了摇头,道:“不是,是我买下,想给你一个惊喜。”

他接着解释道:“我本想买下你儿时的故居,但那可是县衙,我总不能让县令换个地方住。”

卢雁依“扑哧”一乐,笑道:“王爷,我很喜欢这里。”

这座宅院临水,格局也跟京城四四方方的院落很不一样,处处幽静雅致,步步是景。

两人住了主院,将随侍的下人和护卫都安排妥当后,便开始采办年货准备过年。

虽然不能回去京城,但晋陵县对二人来说,都是从小长大的地方,是故乡。便准备着安安静静过完这个年,之后再去寻访当年之事。

秦牧原此来低调行事,并未惊动地方官府。

邻里只知道,那处空置了许久的宅院里来了一对神仙般的夫妻,出双入对颇为恩爱。

越临近除夕夜,年味便越是浓厚。

大街小巷里都挂上了红彤彤的灯笼,人们喜气洋洋地在门口贴上对联,卖年货的铺子门前人来人往。

卢雁依坐在窗前,握着一把银剪,正剪着一个“福”字。在她手边,整整齐齐叠着一摞已经剪好的“福”字。

梅染劝道:“主子,剩下的让婢子来吧,您手都剪红了。”

卢雁依轻轻摇头,道:“这是我跟王爷过的第一个年。”

她想要在家里每一处门扉上,都贴上她亲手剪的“福”字。

这是第一年,她很贪心,想要和他一起再过许多年。

“王妃,门口的马车套好了。”龙葵在门口禀报。

卢雁依这才放下剪子,看了一下剩下不多的洒金红纸,道:“那就回来继续。”

今儿是除夕夜,秦牧原一早便出了门,半个时辰前差人回来说,在六合楼里定了酒席,请王妃前往。

晋陵县的六合楼很有名,不止是菜肴精美,还可赏戏。

除夕夜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街道上除了回家的行人和玩耍嬉闹的孩童外,各种营生的店铺都闭门歇业。

中午这餐之后,六合楼的掌柜伙计也将回家和亲人团聚。

这一餐,是正武二十九年六合楼的最后一餐饭。

掌柜打起了十二万分精神,穿着簇新的衣衫,亲自站在门口迎接着客人。

“岁岁平安、福禄双全。”

卢雁依刚踏入酒楼,各种吉祥话就在耳边响起。

好听的话总是让人心情愉悦,她也不能免俗。想着安排这一切的人,心情飞扬。

伙计引着她上了三楼雅间。

这里正对着戏台,是位置最好的一间。六合楼的除夕夜生意一向火爆,也不知道秦牧原是怎么订到的。

秦牧原一早就到了,正含笑看着她。

他身着低调的锦青暗纹长袍,眉眼灼灼。不是武将的凌厉、褪去王爷的威严,端的是一派意态风流。

站在卢雁依面前的,只是秦牧原本人。

饶是与他朝夕相对,在这一刻,卢雁依的心仍是不争气地狂跳了一下。

“夫人。”

仿佛知道她的感受,秦牧原刻意压低了声音,在她耳畔轻声道:“夫人,对为夫可还满意?”

他的气息缠绵在耳边,声音如羽毛一般挠动着她的心,卢雁依只觉得身子发软。

幸好,他很快离开,握住她的手走到座位边坐下,笑道:“我们先吃饭看戏。”

卢雁依瞪了他一眼,心道:这个男人,究竟是有意还是无意?

第110章 除夕夜,真正的洞房花烛夜

要知道,两人虽然在浚仪县时就解开误会,但至今尚未圆房。

刚开始是秦牧原要治伤,后来需要时间调养身体。

当身体无碍后,到了汴州两人都忙忙碌碌,疲惫到一沾枕头就睡着。

后来,好不容易有了闲暇,也同床共枕。秦牧原却不愿在临时居住的屋子里,委屈了卢雁依。情动之时,始终未曾迈出最后一步。

江南的戏曲不同于京城,具有特有的婉转曲调。

戏台上的表演很精彩,酒楼里时不时爆发出喝彩声。卢雁依却满脑子胡思乱想,半个字也没听进去。

用完这餐饭,秦牧原也不急回家,打发了马车先回去,他牵着她在石板路上漫步。

这座小城,承载着两人儿时的记忆,处处都有故事。

“你看那里,避风挡雨,”秦牧原指着街道拐角处两个屋檐相接的地方说,“那个时候,我每天晚上都在这里,是我找到的宝地。”

卢雁依握着他的手紧了紧,心疼他吃过的那些苦。

“都过去了。儿时从未想过,我能有今日。”秦牧原笑道,“住得起大房子,娶得到小娇妻。”

两人安步当车,回到了城西的家。

刚进门,卢雁依便觉出不一样来。

在过年的喜庆装饰中,更多了一份别样的喜气。

前几日下过的雪还未化,树梢屋檐上都还覆着一层白雪。而眼下,红色的绸缎缠绕其间,美轮美奂。

恍然间,回到了在晋王府洞房花烛夜那一日。

“王爷。”卢雁依轻轻唤了他一声,有些羞意。

秦牧原低头看着她,道:“今天晚上,是我们真正的洞房花烛夜。”

在他们从小生活的故乡,在辞旧迎新的除夕夜,给她一个完美的洞房花烛夜。

冬日的夜总是来得早一些,夜色在爆竹声中缓缓降临。

屋内,一对精致的龙凤花烛摇曳出朦胧光影。

鸳鸯喜帐内,有情人相拥。

卢雁依紧张地蜷起了脚趾,如瀑的青丝散落,丝丝缕缕撩动心弦。

男人指节分明的手指先是轻触着她的光洁的额心,往下划出一条直线。经过鼻梁、在双唇上微微停留,再一路往下。

听着她逐渐紊乱的呼吸声,秦牧原眼眸转暗,手指轻轻拾起她脖颈间戴着的那枚白玉平安扣。

系着平安扣的红绳将玉色的肌肤越发衬得欺霜赛雪,朦胧的烛火透过喜帐,她好似那玉石雕成的美人儿,偏偏又动了世俗的欲望,于洁白中透出粉来。

秦牧原不动声色,目光却越发贪婪,要将眼前这番美景刻入心底。

他缓慢而沉静地点燃着她,令她情不自禁弓起身子,朝他贴近。

近一些,想要更近一些。

卢雁依只觉得,连呼吸都滚烫。

上一篇:祝鸢顾淮肆小说全文阅读 祝鸢顾淮肆第42章


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