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婷
主角是王婷东郭子的小说是《极简道》,它的作者是王婷写的一历史类小说,文中的历史故事凄美而纯洁,文笔极佳,实力推荐。小说精彩段落试读: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其间产生的各种思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讲述的就是以老子为....
状态:已完结,小说类型:, 主角:王婷东郭子,小说详情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
老子的辩证思想是著名的,他提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事物都是在相对立中存在的,所以表面上看上去美好的事,其背后也必定隐藏着不好的事。这种对立统一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抛弃了大道,就有人提倡仁义;出现了智慧,虚伪也随之产生。家庭不和,就有人提倡孝慈;国家动乱,就有忠臣出现。
从前,许由想要避开尧,啮缺问许由为什么,许由说:“尧一天到晚施行仁义,看来不过多久他就要被天下所耻笑了,不仅如此,估计后世的人大概也会互相残杀了。其实百姓很容易召集,你只要爱他,他就亲近你;你有利给他他就归顺;称赞他他就会努力做事,要是强迫他做不愿意做的事,他们就会离开。能够忘掉仁义的人少,以仁义求利益的人多。因此一旦有了仁义,虚伪就产生了。仁义也会沦为伪善之人的工具。一个人想要把治理天下得整齐划一,首先受到伤害的是百姓。尧只知道贤人有利于天下,不知道贤人有害于天下啊。”
以上是许由对尧的批评,也是庄子对仁义的批评,仁义既有利于天下,也有害于天下,而大多数人看到的只是它好的一面。
尧把天下传给舜,舜把天下传给禹,天下到了禹的手里又是什么样子呢?《庄子·天地》中写道:禹治理天下时,尧时期的诸侯伯成子高就辞去了诸侯一职,回乡下种田。一天,禹去看他,他正忙着在田里做事,于是禹俯下身去问他说:“从前尧治理天下的时候,你贵为诸侯,后来尧把天下让给舜,舜又把天下让给我,而你却辞去诸侯回家种田。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呢?”
伯成子高回答说:“从前尧治理天下的时候,没有奖赏,百姓自然向善,不施行罚,百姓自然避恶。现在你大行奖赏和刑罚,百姓不但不向善,反而越来越失本性。这是大道衰退,刑罚实施的先兆啊。天下就要乱了,你还是走吧!不要耽误我种田。”说完再也不看禹,就自顾自地耕作起来。
由此看来,在道家眼中,天下正在一步步地失去大道。世风日下,人们正在一步步地偏离本性。而人与人相食,大施刑罚这些预言在后来也确实得到了证实。可是,天下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这到底是统治者的过错,还是人们自己的迷失呢?老子和庄子并没有告诉我们答案,他们只是希望能回到原始的纯朴世界,在那个世界,大家生活恬淡,无所作为,人与人单纯地交往,与自然和谐地相处。我们也何尝不向往那样一个世界呢?只不过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