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婷
主角是王婷东郭子的小说是《极简道》,它的作者是王婷写的一历史类小说,文中的历史故事凄美而纯洁,文笔极佳,实力推荐。小说精彩段落试读: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其间产生的各种思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讲述的就是以老子为....
状态:已完结,小说类型:, 主角:王婷东郭子,小说详情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
《老子》第一章就说了“道可道,非常道”,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不是真正的“道”,可见老子对语言是多么不信任。老子的得意门生庄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可是同时他也意识到了“知道易,勿言难”,要知道“道”很容易,不说出来却是很难的。
在《庄子·天道》中有这么一个小故事:
一天,齐桓公正在堂上读书,一个车匠在堂下做车轮,忽然车匠放下手里的工具,走到堂上问齐桓公说:“陛下看的书讲了些什么?”
齐桓公回答说:“这些都是圣人的言语。”
车匠又问了:“圣人还活着吗?”
齐桓公说:“死了。”
车匠继续发话了,他不以为然地对齐桓公说:“那你所读的,不过是古人的糟粕了。”
齐桓公哪里轮得到车匠在他面前说三道四,暴脾气腾地一下就上来了。“寡人读书,轮得到一个做车轮的人来议论吗?有理由还可以,要是没有你就得死!”
匠人不慌不地说:“就拿我的工作来说吧,我是做车轮的,做得太松就不牢固,做得太紧又安不进。要做到恰到好处,必须要心手合一才行,但是这种感觉用言语是无法表达的。所以我没有办法将这门手艺传给我的儿子,让他来继承我,以至于我现在已经七十岁了,还在这里做轮子。古人和他那些不可传授的东西都已经消失了,陛下读的,岂不是古人留下来的糟粕?”
不知道这位匠人的理由能不能让齐桓公满意,我们在这里就不要为他的人头担忧了,因为这毕竟只是庄子编的一个故事,用来说明他的观点。他是这样说的: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
在现实生活中,语言有时候确实显得有些苍白无力,所以才会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说法。就像吃一个梨,你咬了一口,别人问你味道怎么样,你说“酸”,别人也不知道到底怎么个酸法,你说“甜”,别人也不知道到底有多甜,你最多只能跺跺脚,说:“就是很甜嘛。”听的人也只能明白个大概。要是他非得弄清楚,他就只有自己去尝一下。
让我们现代人去看古代人的书,确实也会觉得非常吃力,有时候就连读的书是不是原著也无从考察,所以训诂学、文字学之类的就有了立身之地。就拿《论语》来说,这部经典不过只是孔子的弟子们的一本笔记,谁能保证他的某个弟子在听课的时候不会打了一会瞌睡或走了一下神,不小心把孔子的话记错了,传到今天来“妖言惑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