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但京城的流言比那时更加纷扰。
因为苏婉娘得意忘形,将这一切当作谈资。
赵子辰却误以为是我暗中作梗,将一切责任推到我头上。
这辈子,苏婉娘还没来得及炫耀,赵子辰就已经将怒火发泄在她身上。
我心中暗自痛快。
只是遗憾,无论这一世还是上一世,作为一个深宅中的女子,我无力改变那十万将士的命运。
前线战败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传回了京城。十万将士的牺牲比前世更加惨烈,皇帝得知赵子辰未赴战场后,怒不可遏。他被降职一级,罚俸一年,并被责令闭门思过。
老太君得知这一切后,怒火中烧,直接找到了赵子辰。她痛斥道:
[我赵家世代忠烈,你如今为了一个狐媚子,犯下如此大错,玷污了家门,你如何对得起你父亲?]
长鞭如雨点般落在赵子辰身上,鲜血四溅。他痛哼连连,满脸悔恨。
赵子辰的父亲曾战死沙场,临终前仍望着家的方向,口中喃喃:
[子辰,你一定要继承父亲的遗志,击退匈奴!]
老太君回忆起往事,泪流不止:
[你父亲曾说,你是他最得意的兵,也是他最得意的儿子,可你现在……]
赵子辰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涌出,他泣不成声:
[我错了,祖母,儿臣知错!]
就在这时,苏婉娘冲进房间,看到这一幕,立刻扑到赵子辰身上,对老太君怒吼:
[你这个老太婆,凭什么打我的赵郎?]
老太君一见她,更是怒火中烧:
[就因为他为了你这个狐媚子,临阵脱逃,弃战事不顾!]
[你这个女人,心肠歹毒,赵家遇上你,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
苏婉娘听后,眼中怒火中烧,伸手指着老太君,几乎要戳到她的额头:
[他为我放弃这一切是心甘情愿的,因为他爱我!要说倒霉,我才是倒霉,你以为我稀罕你们赵家的门?]
[男人色迷心窍,就都怪到女人头上吗?]
老太君见她如此倒打一耙,更加愤怒:
[既然你死不悔改,今天不打死你这个狐媚子,我就对不起那十万将士!]
话音刚落,长鞭便狠狠地向苏婉娘身上砸去。苏婉娘躲避不及,痛呼出声。
赵子辰脸色一变,将苏婉娘拉到自己身后:
[祖母,不许打她!有什么冲着我来!]
[不许?不许?]老太君眼中几乎喷出火来。[我看今天连你这个孙儿也一起打死算了!]
说话间,长鞭如雨点般落下。
苏婉娘惊恐地喊道:
[赵郎,你快走开,我不要你护着我,她要打就打死我吧!]
然而,她又紧紧抓住赵子辰的衣襟,躲在他身后。
突然,赵子辰口中流出鲜血,身体一震,随即晕了过去。
我对府中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此刻,我正站在金碧辉煌的金銮殿上,面对着皇帝。
皇帝的目光中带着明显的不耐烦,他问我:
[你也是来为你丈夫求情的吗?]
我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回答:
[他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即使千刀万剐也难以弥补。]
[臣女今日前来,并非为了夫君,而是为了天下百姓。]
皇帝露出了一丝惊讶:
[哦?]
我轻轻提起裙角,跪倒在地,声音中充满了决心:
[臣女虽然身为女子,却也有为国捐躯的决心。恳请圣上允许臣女出征,为国效力。]
皇帝惊讶地站起身来,语气中带着难以置信:
[你要打仗?这怎么可能,历来都是男子上战场,哪有女子上阵的道理?]
我自信地回应:
[臣女骑射技艺娴熟,兵法韬略了然于胸,绝不逊色于任何男子。]
[为何只因女儿身,便要被困于深宅之中?]
皇帝担忧地说:
[战场上的流言蜚语足以摧毁人心,朕担心你承受不住。]
我抬头直视她,目光坚定:
[陛下都能承受天下之重,臣女自然也能承受战场上的风雨。]
大明王朝的这位皇帝,是历史上唯一的女帝。她登基之初,民间议论纷纷,咒骂声此起彼伏,但几年来她的勤政爱民,使得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赢得了人民的爱戴。我相信,作为女性,她能理解我心中的抱负和渴望。
我们的目光交汇,她眉梢微动,似乎被我的话触动。
[战场上刀剑无眼,你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我向她深深地磕头,心中明白,我的请求已经得到了批准。
回到府中,我听到了一片喧哗声。御医们忙碌地进出,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虑。小翠随手拦下了一个匆匆走过的佣仆,询问发生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