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主角是游虞斐雁的小说是《好时辰》,它的作者是佚名写的一现情类小说,文中的现情故事凄美而纯洁,文笔极佳,实力推荐。小说精彩段落试读:最近她在听一部霸总小说的有声书,已经听到三百多章了。剧情又来到一个小***,但无非是又出现一个女配角在....
状态:连载中,小说类型:现情, 主角:游虞斐雁,小说详情
疫情至今一年多了,水山市确诊人数极少,政策时紧时松,市民们至今不习惯外出戴口罩,只有“紧急时期”才戴得勤。
高金花也是,疫情刚开始时囤的几盒一百只装的口罩,用了这么久都还没用完一盒。
她还总重复使用口罩,没少挨三个女儿的念叨。
航程十五分钟,渡轮靠岸,高金花随着人流慢慢驶出码头。
绿茵茶座离码头不远,没一会儿就到了。
茶座紧邻山脚,空气里能闻到泥土和青草的味道。
葱茏树荫下搭建起一个个古朴木棚,不少棚子里已经坐了人。
木头圆桌塑料椅,茶盘家伙大红袍,甘草橄榄花生酥。
炭炉上烧着水壶,壶嘴吐烟,壶盖蹦跳。
这家露天茶座还提供其他服务,麻将棋牌都能租借。
空地上有 KTV 机可供阿伯阿婶们高歌一曲,如果兴致来了,想搭伴跳跳交际舞也不成问题。
高金花找到他们常订的桌子,已有朋友到了,是陈娜和黄芮,还有她俩的丈夫。
高金花热情打招呼:“我以为我已经够早的了,没想到你们更早啊。”
“我们也是刚到。”陈娜正端着刚烧好的开水洗茶盘家伙,“不早也没办法啊,老年人越睡越少,晚上要是早点睡,早上三四点就得醒过来了。”
高金花把带来的几个一次性饭盒搁到桌上:“什么老年人!才五十几岁人就总说自己老。”
“都是已经当或准备当爷爷奶奶的人了,怎么不叫老?”黄芮迫不及待地打开其中一个饭盒盖子,“也就金花你看起来年轻,小裙子飘飘的,和你小女儿站在一起,看上去一样一样的。”
高金花坐下:“夸张啦!”
酸甜味扑面而来,黄芮咂巴起嘴,直接上手捻了块浸满甘草汁的脆芒丢进嘴里。
咔嚓声一声接一声,她赞不绝口:“哇,这水果卤得太入味了,每年天气一开始变热,我就开始惦记着你这一口。”
高金花笑得眉眼弯弯:“我就知道你们惦记,昨晚多做了两盒。”
高金花腌制水果的甘草汁不是买现成的,她都是自己熬制的,后撒的南姜末和梅粉也有她独特的比例搭配。
青芒、鸟梨、青李、莲雾,这些硬身的水果去皮取肉,切成正好一口的尺寸,经过一夜冰镇腌制,果酸被甘甜中和,口感也升华了一个层次。
甜芒、草莓、火龙果、西瓜,这些软身水果则不需要浸泡过久,高金花快出门前才切好装盒,沾着汁儿直接吃,味道更丰富。
茶杯洗完,陈娜刚码好,就听丈夫开口说:“哟,蔡总来啦。”
蔡光辉走过来,把手中的两包中华和两包普洱抛到桌上,声音中气十足:“我以为我已经够早的了,没想到你们更早啊。”
虽然他回的是陈娜丈夫的话,但眼睛悄悄瞥向高金花。
黄芮笑出声:“你和金花也太有默契了吧?她刚才第一句话也是说的这一句!”
“哈哈,毕竟是那么多年的老朋友了,有默契才正常嘛。”蔡光辉拉开高金花身旁的椅子坐下,侧过脸,清了清嗓子才问她,“你开摩托来的?”
高金花挑起眼角睇他一眼:“对啊。”
蔡光辉稍微压低声音:“下次我可以顺路去接你啊,天气越来越热,开摩托太晒了。”
“顺路?”
高金花笑了笑,本就沙哑的声音显得更加磁性,“你住城东,我住城西,怎么看都不在一条路上啊。”
百花巷
这对话外人听来吧挺正常的,但在场几位都知道蔡光辉的小心思,所以听进耳里,便觉得高金花这话里头多了一层隐晦含义。
几人互看一眼,黄芮适时接过话:“那金花你也搬来东区住,不就顺路了吗?我们这群人现在都住中区东区,就你留在百花巷,你也搬过来,我们一周能多见好多次面呢。”
陈娜边斟茶边说:“对啊,而且你这人也够奇怪的,房子一套接一套买,就是死活不搬。”
“我那些房子都是买给女儿的啊,还有,百花巷那套厝我住得好好的,干嘛搬?”高金花两指捻茶杯,吹去茶汤热气,“而且果汁冰店又在那附近,搬去东区多远啊,我才不要每天多花一个小时在路上……”
“所以说你奇怪,你那家店也算是老牌店,早就该开它十家八家分店。”
陈娜接着说,“你看看和你家同时期的那些店,什么什么冰室,什么什么牛肉火锅,家家都把品牌做起来了,光是收加盟费都收到哭。你啊,本来应该天天在家翘脚等数钱就好,哪还用你亲自去顾店?”
高金花开的是果汁冰店,就在百花巷另一头,她每天“上班”步行几分钟就能到。
因为果汁冰店正好傍着一家高中,她家的生意向来不错,主要是做学生和熟客生意。
近几年水山市成了“网红小城”,游客越来越多,不论是老店还是新店都在抢占市场,买各种软广营销,请各大探店博主,力争把自己打造成网红店,一到节假日就得排上个把小时长队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