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文斐
第二章潜龙勿用,出手必是雷霆万钧
深藏不露,才能在动时一招制敌
谋略思维
河水愈深,喧闹愈小。纵观那些擅长谋略的人,从来不会随便炫耀自己的实力,他们总是深藏不露,然后在关键时刻一招制敌。隐藏得越深,永远都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越能出其不意,赢得最后胜利。
谋略解读
我们会发现,有些人总是低调做事,深藏不露,尤其是在与对手对峙时,更会隐忍而不发,让对方捉摸不透虚实深浅,从不轻举妄动。人生就是如此,即便你有真才实学,也绝不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只有适度地收敛起锋芒,夹起尾巴做人,掩饰起才华,才能减少人为障碍,少遭遇一些嫉妒的目光、人为的陷害,多一些顺利。
因此,不管何时都要学会掩己锋芒,深藏不露。当然,深藏不露,并不是说一直让人沉寂,做居士,而是善用智慧与谋略,在适当的时候适度展露锋芒,尤其是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要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能力。但是,凡事都要把握度,如果锋芒展露得太多、太早,就会使周围的人感到不自在,从而受到排挤,失去本应属于自己的机遇。
有时,适度隐藏,方能有展示自己,有一跃而起的机会,保全自己,不至于遭到攻击。隐藏是智谋,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关键。
谋略案例一
刘备投靠曹操后,仍有一番雄心壮志,但为了防备曹操谋害,就在许昌住处的后院亲自浇灌种菜,以为韬晦之计。关羽、张飞对此不解,问道:“兄长不留心天下大事,却学小人之事,这是什么道理?”刘备神色沉敛,并不多语,只说:“这不是二位兄弟现在所能知道的。”
建安四年(199年)的一天,曹操派人去请刘备赴宴。因不知用意,刘备心里忐忑不安。虽手下将不过关、张,兵不过数千,但刘备仍乃当时豪杰,“信义著于四海”;且“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和刘邦一样,都不是屈居人下的将兵之才。曹操何等人物,遍识天下英雄,当然对刘备有着颇为透彻的了解。他自然明白,一旦羽翼丰满,刘备将是一位非常可怕的对手。这场酒局,分明就是一场实力试探和政治表态的会面。
酒至半酣,忽然阴云密布,骤雨将至。二人遥看天上变幻的云,好像神话中传说的盘龙一样幻妙。曹操突然问道:“龙这种东西,好比世上的英雄。玄德久历四方,一定非常了解当世的英雄。你来说说看,当今世上,有谁能够称得上英雄?”
刘备请教似的问:“袁术拥有淮南,兵广粮足,算得上英雄吗?”
曹操嗤之以鼻。
刘备又问:“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江东的孙策,以及张绣、张鲁、韩遂等人,他们算得上英雄吗?”
曹操不停地摇头。
刘备仍然装作一脸不解:“袁术的堂兄袁绍,虎踞河北,麾下人才济济,应该算得上一个英雄吧?”
曹操说:“袁绍看上去厉害,其实胆子很小。虽然他有很多聪明的谋士,可他自己却欠缺一个领导人应有的决断能力。像他这种人,干起大事来总是不愿意付出,见到一点小利益却又不顾危险,不算是什么真英雄。”
刘备以上的这些回答着实不算高明,当时但凡街井小民都会如数一二。但正因如此,曹操也认为刘备见识一般,和常人无异。
接着,曹操给出了当世英雄的标准,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刘备继续装痴,问道:“谁能当之?”
曹操用手指向刘备,然后又指了指自己,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刘备闻听此言,大吃一惊,手中所持的筷子不觉掉到地上。正巧这时外面雷声大作,刘备便从容俯下身拾起筷子,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曹操轻蔑地笑笑说:“大丈夫也怕雷震吗?”
刘备说:“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怎能不怕呢?”就这样,刘备借口雷声之震,把自己内心的惊惶巧妙地掩饰过去了。曹操从此放松对刘备的警惕,真正认为他是一个胸无大志的人。无疑,这为刘备日后扩充军力、抗击曹操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刘备虽是一代枭雄,但在曹操手下混日子的时候,一直蛰伏不语。当曹操煮酒论英雄,对其加以测试的时候,当曹操将他和自己相提并论的时候,虽然因为吃惊而使筷子跌落地上,刘备仍努力让自己镇静下来。为了消除曹操的疑心,刘备巧妙地表示是被雷电震落,借此躲过了曹操的测试。
正是因为刘备懂得隐藏,才让曹操放心,有了后来的崛起和汉室江山。假如刘备不懂得深藏不露,而是在曹操面前夸夸其谈,展示自己的才华,暴露自己的野心,那么曹操必定将其除之而后快。
所以说,懂得深藏不露,让外人不加防备,却又暗中成就自己的大事,才是真正的谋略。故而当你处于被动境地,或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要学会静等,藏锋敛迹,万不可随便展示能量,否则可能面临危机。
谋略案例二
楚汉争霸之时,刘邦比项羽先一步攻破咸阳。当初两人约定:谁先入咸阳,谁可以称王。因此,项羽对于刘邦先入咸阳是非常不满的,想要除掉刘邦,便准备了鸿门宴。
当然,这之前项羽已经了解了刘邦进入咸阳后的所作所为,认为他是有称雄之心的。范增也是这样认为,劝项羽说:“曾经的沛公,贪财好色,可如今入关,却不取财物,不近美色,可见必然所图甚大啊!将军应该抓住机会,趁机除掉沛公,以免后患无穷。”
项羽却不以为然,因为此时的他拥兵四十万,而刘邦只有十万人,势力相差悬殊。在项羽看来,自己打败刘邦,就如摧毁朽木一般,几乎没什么难的。不过,他仍会见了刘邦,想试探下他。
刘邦当然知晓项羽的心思,便选择赴宴,并很好地掩饰了自己有争夺天下之心。他只带着张良和樊哙来赴宴,一见到项羽,就非常谦恭地行了大礼,说道:“刘邦不知将军入关,有失远迎,今日特来登门谢罪。”
随后,他又解释了自己先入关的原因,以及在咸阳的所作所为。“刘邦与将军一同攻打秦国,虽然兵分两路,但也是仰仗了将军虎威,才得以侥幸先入关中。入关后,考虑到百姓凄苦,所以才废除了残酷的秦法。除此之外,一切照旧,只等着将军来裁决。”
席间,刘邦也是卑躬屈膝,把谦卑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赴宴前一天的晚上,刘邦还拉拢了项伯,与他攀亲,认作儿女亲家,趁机表明自己无争天下之心。
正是因为刘邦善于隐藏自己,再加上项伯的美言,项羽失去戒心,不但没有杀刘备,还放他回去。而刘邦这次回去,犹如猛虎归山,不断壮大势力,最终消灭项羽,夺得天下。
在与项羽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刘邦知道自己不赴宴,就等于暴露了争夺天下之心,必死无疑。于是,他选择冒险赴宴,并尽量表现得卑躬屈膝,不表露雄心,不显示大志,最终保全了自身,消除了危机。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那些“装疯卖傻”“卑躬屈膝”的人,并不是临危而惧,而是懂得深藏不露的谋略,在自己羽翼还未丰满时保存实力,等待后发制人。
所以,想要成大事,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隐藏自己,不能够将自己所有的事都全盘托出,特别是不要轻易地将自我的理想和抱负说出来。在激烈的竞争中,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学会适当地隐藏自我的壮志雄心和真实意图,也是一种实力。越能深藏不露,越能胸怀大计,成就大业。
上一篇:(抖音小说)孟紫杨博瀚小说全文阅读免费 下一篇:宋维君林语瑶林语念目录大结局-重生后,变态老公成了姐姐心头宝完整版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