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彩霞
主角是张彩霞庄子的小说是《极简衣》,它的作者是张彩霞写的一历史类小说,文中的历史故事凄美而纯洁,文笔极佳,实力推荐。小说精彩段落试读:衣服的重要性跟食物不相上下,人要生活,就必须学着穿衣。自从开始有了人类,人类文明在发展的同时,衣服的....
状态:已完结,小说类型:, 主角:张彩霞庄子,小说详情
儒家有“文质彬彬”论,道家也不甘落后,《老子》在第十七章就提出了“圣人被褐怀玉”。这里的“褐”指的是古代下层社会贫民的衣着,是用麻或兽毛等捻成线,再编制缝制而成的粗糙衣服。“玉”则是古代上层社会的佩饰,常被用来比作君子的道德品格。《礼记》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曲礼》说,“古之君子必佩玉”。玉质地圆润,明光熠熠,叩之发清脆清亮之音,所以“君子比德于玉”(《聘义》)。故老子要说的是,圣人虽然穿着粗糙,但有可能怀藏有玉。意喻圣人在穿戴上是“质胜文”的,注重的是人的内在美,而非外在的纹饰和礼节。
道家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也是主张穿衣“质胜文”的。他对儒家的“文质彬彬”论很是不以为然。在《非儒上》,他对孔子的“文质彬彬”进行了很不客气的讽刺,他说儒者在口头上讲“文质彬彬”,而实质上却有其文而无其质。
同时,在另一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到庄子对服饰所持有的观点。这个故事出自《庄子·田子方》。
有一天,庄子去拜谒鲁哀公的时候,鲁哀公告诉他:“鲁国大多是儒士,应该不会有几人会同意实行先生的主张。”
“鲁国儒士很少。”庄子给鲁哀公卖了个关子。
“你难道没看见举国上下都穿儒服吗?怎么能说鲁国儒士极少呢?”鲁哀公有些疑惑。
“据我所知,儒士头戴圆冠,说明他们知天时;脚穿勾鞋,表明知地形;佩戴玉佩,表明他们做事有决断能力。然而,我认为真正有道的人不一定穿儒服,而无道的人则可能恰恰穿着儒服。如果您不相信,何妨做个试验试试如何?您号令全国:凡是穿着儒服而没有与衣服相配的,一律死罪?”
鲁哀公不信,便按照庄子的意见诏令全国。五天以后,果然如庄子所预料,只有一个人穿着儒服站在鲁哀公的殿门外,鲁国举国都没人穿儒服了。鲁哀公召此人进殿,问他国事,结果都对答如流,毫不含糊。庄子无不得意地说:“这么大的一个鲁国,竟然只有一个儒士,这能说多吗?”
聪明的庄子可谓真是让鲁哀公对自己的国力吃了一惊啊!让鲁哀公彻底信服了庄子的服饰论。当然,庄子更是个言行一致的家伙,他还有一段趣事呢。
《庄子·山木》中说,庄子身穿满是补丁的衣服,脚穿一双用带子绑着的破鞋,直接去见魏王。魏王很不乐意,看了看说:“先生看起来很是不精神啊!”庄子回复说:“是贫困,并非精神萎靡。”
可爱的庄子穿着破烂,在魏王面前不卑不亢。如此看来,道家确实是一点不忌讳物质上的贫乏,只要品德美,人格美,没有任何文饰,就已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