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主角是陈婉茹江聿风的小说是《六零年代大院生活日常》,它的作者是佚名写的一都市类小说,文中的都市故事凄美而纯洁,文笔极佳,实力推荐。小说精彩段落试读:陈婉茹在江南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在红星钢厂附属医院工作,也被分了住房。住房在一座大院里,共有十来户人家....
状态:已完结,小说类型:都市, 主角:陈婉茹江聿风,小说详情
下午在田地里忙活,除草这活,要说辛苦吧,还没有抢收那段日子累,但,一直要弯着腰,在炎热的太阳底下暴晒,手还会被那杂草割出血。
陈婉茹第一次直接上手,干完一天活后,晚上回家被奶看到,心疼了好几天,实在是手心手背一条条细长的伤口,看着吓人。
此时的陈婉茹手上戴着手套,身上穿着补丁长袖衣衫,头上戴着一顶草帽。
热是热了点,但把皮肤晒黑,她舍不得。
除草期间,有相熟大妈大婶来聊天。
人主要也不是想求着干什么,就是想靠近靠近吸吸文气。
周家小女儿雨水不就赖在陈婉茹身边,当初那分数也是能考大学的,最后经过家里讨论,才决定去中专,学的护理,出来后直接在医院当护士。
说多了,就问上了以后的工作。
陈婉茹没全告诉,只说大概会被分配在省里,等到有了落脚处,再把一家人接去。
哟呵!
这霸气的宣言。
把战斗力超强的大妈们震惊了。
等回去后,大丰村的男娃子又要遭受一轮毒打。
还养儿防老呢,人女娃子都能带着老老小小去省里,在省里上学,陈家那几个小的努努力,分配的工作还能差?
这几天大丰村的女娃子们被问上了一句话。
给爷奶养老不?
女娃们:养。
给爹娘养老不?
女娃们:养。
给哥哥(弟弟)养老不?
爷奶爹娘:想屁吃!臭小子长大后给我滚出家门!
有陈婉茹这样的榜样在,大丰村的女娃娃们,只要家里能供上,读书那是真努力认真,都想和榜样一样,考出去呢!
陈家的晚饭,白面粉活成团,再切成细条放进沸腾的锅里,几根青菜,加入调料,最后放上一勺结成白膏的猪油。
每人一碗清汤面,面上还放着一颗煎鸡蛋。
原本陈李氏是只想给大孙女一个人吃,陈婉茹拒绝了,她说既然是一家人,那就要每个人都有。
现下,就着家里不怎么亮的煤油灯,陈家孩子们吃着可口鸡蛋清水面。
五岁的小乖用筷子不熟练,一根一根挑起来,小嘴巴一嗦,小碗里不见了一根长面条,白面粉可比棒子面、二合面好吃多了,大眼睛舒服的眯着:“好吃~”
陈向前陈向进兄弟两胃口大,一大碗面条几口就吃完了,又去大锅里添了半碗面,吃饱喝足后捧着肚子。
陈向前:“要是能天天都吃白面条就好了。”
陈向进:“想得美!”
陈婉娟吃相很秀气,除了吃饭,做其他事也秀气,不紧不慢,可也比平常吃饭速度快,把一碗面吃完。
还剩下在感慨好日子的陈李氏,没想到,苦了大半辈子,人都快入土了,还能享受到乖孙女给的好日子。
也别怪她疼大孙女,是大孙女惹人疼。
吃完晚安,陈婉茹检查了下弟弟妹妹的课业。
老二陈向前脑子聪明,已经初一,不仅把初中的书学习完,还在预习高一的书籍,那是陈婉茹当年留下来的,上面写满了笔记,考虑到几年后开始的动荡,她准备让向前在高中也争取跳级,报考大学,学习机械工程行业,到时候不管分在哪个厂里,都不怕。
老三没老二聪明,成绩只算平常,身体素质遗传老爸,只要保证能上完高中,爸妈叔婶在部队里的关系还在,让向进去部队当兵。
老四老五可怜了,十年动荡下来,她们两人刚巧赶上了要下乡的命运。
但距离妹妹们下乡还早,到时候看看能不能在省里找个工作。
十年动荡过去,娟娟才二十五岁,小乖二十一岁,上大学年龄也不晚。
……
在家里休息一晚,第二天一大早,手里拿着奶早起做的窝窝,一边吃一边坐在村里的牛车上,恰好大队长要去县里,陈婉茹搭个便车。
六零年代的县城,比乡村要好,至少地面不是泥巴路,而是平整的水泥路。
在县城坐大巴车,睁眼盯着车窗外两个小时,她在几十年后的公交车上敢睡觉,可六零年代真不保险。
转车,走了十多分钟的路程,历经四个小时,她总算回到了江南医学院。
“陈婉茹,你总算回来了,沈老师喊你过去。”
“诶,我知道了。”
放下手里的东西,在八人宿舍唯一的镜子面前照了照,拿起梳子把头发梳顺,两条又长又黑的麻花辫靠在胸前。
穿过学校的操场,来到了教师办公楼,一步一步上台阶,沈老师的办公室在三楼。
整栋办公楼的背面是一片爬山虎,那是一片翠绿的绿色。
周边树木上的知了散发活力,一声声“知了知了”比篮球场上的嬉笑怒骂的大学生还要吵。
“叩叩叩,沈老师,我是陈婉茹。”
“进来吧。”
沈老师今年四十五岁,手里端着搪瓷杯,上面写着“为人民服务”一排小字。
“回去看完家人了?”
别听沈老师此时的语气温和,可陈婉茹是在陈老师三天两头的冷嘲热讽中,医学实力呈现直线上涨。
六零年,你瞧过刚出学生就能做自己做主刀手术的新人医生吗?
是的,她能。
大四这一年,沈老师大量飞刀,还带着她这位助手。
一次次喂出来的医术。
那一年每次手术结束后,她的这双手也肿了。
被钳子敲的。
所以她对沈老师那是恭恭敬敬,如师如父也差不多。
“看过了,老师,等在红星钢厂附属医院稳定下来,准备接家人来城里生活。”
“嗯,有孝心是好事,但也注意你还年轻,别把自己逼得太紧,红星钢厂附属医院的许副院长是我的同门师兄,明天你去医院办理入职手续,也去拜访拜访他。”
“我知道了。”
“红星钢厂附属医院成立时间不长,才二十年,比起省内的其他医院要差些,但是个能让你展示自己,提升手术操作水平的地方,院长与副院长都有着大志,老家伙们还没服输,要把医院做大做强,你是我师兄看中的好苗子,去了可别丢我的面子……”